缧绁之苦 léi xiè zhī kǔ

abac式
拼音léi xiè zhī kǔ
注音ㄌㄟˊㄒㄧㄝˋㄓㄍㄨˇ
繁体縲紲之苦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缧绁之苦的解释
形容因犯罪而被拘禁所受的痛苦。
出处

1.

罗广斌《红岩》第十章:“听说你要脱离缧绁之苦了,可喜可贺!”

2.

《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黾勉从事,勿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嗟予朋友,予岂不知?而作此诗,以俟君子。'
寓意
警示人们要遵纪守法,避免因违法而遭受痛苦。
列子

1.

他因为贪污受贿而尝到了缧绁之苦。

2.

小说中的主人公因为误会而经历了缧绁之苦。

3.

这位商人因违法经营而遭受缧绁之苦。

4.

他因不堪忍受缧绁之苦而决定悔过自新。

5.

电影中,主角为了救人而自愿承受缧绁之苦。

缧绁之苦的翻译
德语
die Leiden der Gefangenschaft
日语
投獄の苦しみ
法语
les souffrances de l'emprisonnement
英语
the suffering of imprisonment
缧绁之苦的字意分解
léi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绳索有关,累声。本义:黑索) 同本义。
xiè
1:绳索。
2:牵引牲畜的绳索。
3:系、拴或捆绑。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同本义,即“荼”。
3:病;病痛。
4: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5:又。
6:痛苦;困苦。
7:刻苦。
8:劳苦;辛苦。
9:贫穷。
10:困扰;困辱。
11:使困苦,困于。
12:恨,怨嫌。
13:竭力;尽力。
14:甚,很。表示程度。
15:幸好,幸亏。
1:粗劣

缧绁之苦,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éi xiè zhī kǔ)。abac式组合,缧绁之苦意思是:形容因犯罪而被拘禁所受的痛苦。 警示人们要遵纪守法,避免因违法而遭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