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日 jīng qí bì rì

abac式
拼音jīng qí bì rì
注音ㄐㄧㄥㄑㄧˊㄅㄧˋㄖˋ
繁体旌旗蔽日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旌旗蔽日的解释
形容军队或队伍众多,旌旗遮天蔽日,气势浩大。
出处

1.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2.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败楚人,楚人遂不振,旌旗蔽日。'
寓意
强调集体的力量和气势,表现出一种壮观的场面。
列子

1.

节日庆典上,人群如潮,旌旗蔽日,场面非常壮观。

2.

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各个代表队的旌旗蔽日,气势非凡。

3.

当地的文化节庆,游行队伍的旌旗蔽日,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4.

夏令营的孩子们举着各式各样的旗帜,旌旗蔽日地进入营地。

5.

婚礼现场,亲朋好友的车队,旌旗蔽日,热闹非凡。

6.

今有西秦苻坚,领兵入寇,统兵百万,~。 ★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

旌旗蔽日的翻译
德语
Banner verdunkeln die Sonne
日语
旗が日を蔽う
法语
les bannières obscurcissent le soleil
英语
banners block out the sun
旌旗蔽日的字意分解
jīng
1:(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同本义。
3:古代旗的总称。
4: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5:表彰。
6:识别。
1:同本义。
2:泛指各种旗帜。
3: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4: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5:号令。
1:(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遮住,遮掩。
3:隐藏 蔽林间窥之。——唐·柳宗元《三戒》。
4:庇护。
5:掩饰。
6:蒙蔽。
7:概括。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同本义。
3:白天,白昼。
4: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5:一昼夜。
6:时间,光阴。
7:每日,每天。
8:他日,改天。
9:往日,从前。

旌旗蔽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īng qí bì rì)。abac式组合,旌旗蔽日意思是:形容军队或队伍众多,旌旗遮天蔽日,气势浩大。 强调集体的力量和气势,表现出一种壮观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