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的解释
比喻事情或案件的蛛丝马迹,微小的线索或痕迹。常用于指侦查或追踪过程中发现的细微证据。
出处
1.
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2.
出自《庄子·则阳》,原句为“吾尝为若无矣,而形若有;动若水,而静若镜;若蛛丝马迹,吾皆有之。”寓意
提醒人们要善于从细微处发现线索,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列子
1.
侦探在现场发现了蛛丝马迹,开始追踪线索。2.
小明通过蛛丝马迹找到了丢失的钥匙。3.
研究者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新的物种。4.
历史学家通过蛛丝马迹还原了古代事件的真相。5.
妈妈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孩子的小秘密。6.
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蛛丝马迹的翻译
德语
Spuren
日语
わずかな手がかり
法语
indices
英语
clues
蛛丝马迹的字意分解
zhū
1:蜘蛛。
sī
1:(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2:同本义。
3: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4:线。
5:丝织品。
6: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7: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缫丝;纺丝。
9: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10: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11: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mǎ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jì
1:同本义。
2:留下的印子。
3: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4:功劳。
5:追踪;追寻。

蛛丝马迹,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sī mǎ jì)。abcd式组合,蛛丝马迹意思是:比喻事情或案件的蛛丝马迹,微小的线索或痕迹。常用于指侦查或追踪过程中发现的细微证据。 提醒人们要善于从细微处发现线索,注重细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