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不出 bì mén bù chū

abac式
拼音bì mén bù chū
注音ㄅㄧˋㄇㄣˊㄅㄨˋㄔㄨ
繁体閉門不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闭门不出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长时间不出门,隐居或自我封闭的状态。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史弼传》:“荆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

2.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原句为“齐人歌曰:‘宁饮孟尝一杯汤,不如得双金。’孟尝君闻之,闭门不出。”
寓意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自我反省或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自我封闭。
列子

1.

自从搬到乡下后,他便闭门不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2.

失恋后的她,闭门不出,整天沉浸在悲伤中。

3.

因为疫情的原因,他只能闭门不出,在家办公。

4.

退休后,老张喜欢闭门不出,享受宁静的晚年生活。

5.

为了专心写作,小李在山中的小屋里闭门不出。

6.

他总是~。

闭门不出的翻译
德语
im Haus bleiben
日语
引きこもる
法语
rester à l'intérieur
英语
stay indoors
闭门不出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同本义。
3:泛指闭合,合拢。
4:壅塞不通。
5:禁绝。
6:门闩的孔。
7: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m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7:家;家族。
8: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9:守门。
10:攻门。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闭门不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mén bù chū)。abac式组合,闭门不出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长时间不出门,隐居或自我封闭的状态。 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自我反省或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自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