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气直书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在书写或表达意见时,凭借自己的正气和勇气,敢于直言,不畏权势。
出处
1.
唐·刘知己《史通·直言》:“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2.
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原句为“故士大夫多以天下为己任,怀忠抱义,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终不易其操,斯亦一世之伟人矣。”寓意
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正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维护正义。
列子
1.
他在会议上仗气直书,指出了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2.
面对不公正的现象,他总是仗气直书,不畏强权。3.
她的文章中常常体现出一种仗气直书的精神,深受读者喜爱。4.
在讨论会上,他以仗气直书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5.
面对上级的错误决定,他选择了仗气直书,坚持自己的原则。6.
唐·刘知几《史通·直书》:“若南董之~,不避强御。”仗气直书的翻译
德语
mutig sprechen
日语
勇気を持って発言する
法语
parler avec audace
英语
speak out boldly
仗气直书的字意分解
zhàng
1:(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2:同本义。
3:依靠,依赖。
4: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5:仪仗队。
qì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zhí
1:(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同本义。
3:又。
4:又。
5: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6: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7:直爽。
8:正。
9:正当,有理。
10:径直,一直。
11:又。
12:故意。
13:竟然。
14:只;仅仅。
15:简直。
16:&X({tè})。单单,单独。
17:伸直;挺直。
18:伸雪。
19:面对着,当。
20:遇,碰上。
21:当值,轮值,轮班。
22:担任。
23:价值相当于。
24:价值;代价。
25:又。
26:工钱。
27:即使。
28:当…时候。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仗气直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g qì zhí shū)。abcd式组合,仗气直书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书写或表达意见时,凭借自己的正气和勇气,敢于直言,不畏权势。 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正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维护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