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儿戏的解释
把严肃的事情当成儿戏,不认真对待。
出处
1.
《平山冷燕》第五回:“这个使不得,既已写出,便关系朝廷耳目,须与山小姐一看,看是何如。岂可出乎反乎,视为儿戏。”《十二楼·夺锦楼》:“你夫妻两口全没有一毫正经,把儿女终身视为儿戏。”2.
《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争天下,非私怨也。'后人以此比喻把重要的事情当儿戏。寓意
提醒人们要认真对待重要的事情,不能轻视。
列子
1.
他总是视为儿戏,结果这次考试又没及格。2.
她把工作视为儿戏,老板对此很不满。3.
他们把安全措施视为儿戏,导致了事故的发生。4.
小明把家庭作业视为儿戏,父母为此很头疼。5.
朋友们把约会视为儿戏,常常迟到或爽约。6.
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视为儿戏的翻译
德语
als Kinderspiel betrachten
日语
子供の遊びと見なす
法语
prendre à la légère
英语
treat as a child's play
视为儿戏的字意分解
shì
1:(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同本义。
3:考察,察看,审察。
4:治理,处理。
5:看待。
6:向…表示。
7:比照。
8:效法。
9:接纳。
10:眼;眼力;视线。
11:水名。即“涀水” 。在河南省叶县西。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hū
1:——“於戏”(wūhū):同“呜呼”(wūhū)。
huī
xì
1:(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2:同本义。
3: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4:侧翼。
5: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6:戏剧。
7:游戏。
8:角斗,角力。
9:开玩笑,耍笑捉弄。
10:游戏;戏耍。
11:姓。

视为儿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wéi ér xì)。abac式组合,视为儿戏意思是:把严肃的事情当成儿戏,不认真对待。 提醒人们要认真对待重要的事情,不能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