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凭 bù zú wèi píng

abac式
拼音bù zú wèi píng
注音ㄅㄨˋㄗㄨˊㄨㄟˊㄆㄧㄥˊ
繁体不足爲憑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不足为凭的解释
意思是不足以作为依据或凭证,常用来表示某事缺乏足够的证据或理由。
出处

1.

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2.

出自《汉书·贾谊传》:'不足为凭,空言无信。'
寓意
提醒人们在判断事物时要有足够的证据,避免轻信。
列子

1.

他说的那些话不足为凭,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

2.

这个传闻不足为凭,我们不能轻信。

3.

这些数据不足为凭,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4.

她的解释不足为凭,我们需要看到实际的行动。

5.

这个消息不足为凭,我们需要从官方渠道确认。

6.

纵说这话~,前番我在德州作那个梦,梦见那匹马,及至梦中遇着了他,那匹马就不见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不足为凭的翻译
德语
nicht ausreichend als Beweis
日语
証拠にならない
法语
insuffisant comme preuve
英语
not enough to go by
不足为凭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píng
1:(会意。从几,从任。几,矮而小的桌子。任,凭借。本义:倚靠)。
2:同本义。
3:依托;仰仗。
4:不论;不管。
5:如此。

不足为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ú wèi píng)。abac式组合,不足为凭意思是:意思是不足以作为依据或凭证,常用来表示某事缺乏足够的证据或理由。 提醒人们在判断事物时要有足够的证据,避免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