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口阿师的解释
形容说话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的人。多指那些喜欢夸夸其谈、没有根据地乱说的人。
出处
1.
宋·圆悟《碧岩录》卷五:“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这厮是个多口阿师,信口雌黄。'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言行,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论。
列子
1.
他总是多口阿师,说的话让人难以相信。2.
聚会上那个人多口阿师,把大家都逗笑了。3.
听他多口阿师地讲述旅行经历,我觉得很无聊。4.
每次开会,他总爱多口阿师,影响了会议效率。5.
她一开口就多口阿师,弄得大家都不敢相信她的话。多口阿师的翻译
德语
Schwätzer
日语
おしゃべり
法语
bavard
英语
blabbermouth
多口阿师的字意分解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ē
1:(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同本义。
3:泛指山。
4:山坡。
5: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6:曲隅,角落。
7:水边。
8:曲从;迎合。
ā
1:(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2: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3: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4:阿托(10-18)的简称。
5:表示疑问、肯定、呼召、祈请等语气。
ǎ
1: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à
1:
shī
1:(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同本义。
3: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泛指军队。
5:军师。
6:民众,徒众。
7: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8:老师。
9:长,首领。
10: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
11:首都,京城。
12: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13:乐师;乐官。
14:效法;学习。
15:出兵征伐,进军。
16:姓。

多口阿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uō kǒu ā shī)。abcd式组合,多口阿师意思是:形容说话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的人。多指那些喜欢夸夸其谈、没有根据地乱说的人。 提醒人们要谨慎言行,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