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豕听经的解释
比喻听不懂或不理解高深的道理,却装作很懂的样子。
出处
1.
《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2.
出自《世说新语·文学》:'牧豕者闻听经,曰:'咄咄,妙妙!'。' 意思是牧猪人听到讲经,只会说'咄咄,妙妙!',其实根本不明白经文的含义。寓意
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切勿不懂装懂,装腔作势。
列子
1.
他虽然不懂绘画,却在艺术展上牧豕听经般地发表评论。2.
小张对物理一窍不通,但在讨论中却牧豕听经般地发表见解。3.
听完哲学讲座后,他牧豕听经般地连连称妙,其实一知半解。4.
在高深的学术会议上,他牧豕听经般地点头称是,却不知所云。5.
她在听音乐会时,牧豕听经般地赞叹不已,其实根本不懂乐理。牧豕听经的翻译
德语
Schweine hüten und die Sutras hören
日语
豚を飼いながら経を聴く
法语
écouter les sutras en gardant les cochons
英语
listening to the scriptures while herding pigs
牧豕听经的字意分解
mù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2:同本义。
3:统治;主管。
4:牧人;牧民。
5: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
6:古代州的长官。
7:姓。
sh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猪)同本义。
tīng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7:听凭,任凭。
8:侦察。
9:耳朵。
10:马口铁罐。
11:耳目,间谍。
12: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牧豕听经,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shǐ tīng jīng)。abac式组合,牧豕听经意思是:比喻听不懂或不理解高深的道理,却装作很懂的样子。 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切勿不懂装懂,装腔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