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造反,一世无成的解释
形容有才华但缺乏实际行动的人,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出处
1.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原文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后演变为'秀才造反,一世无成'。寓意
强调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行动,最终难成大事的道理。
列子
1.
小李虽然满腹经纶,但从不付诸实践,真是秀才造反,一世无成。2.
他总是喜欢空谈大计,结果什么也没做成,真是秀才造反,一世无成。3.
张三虽然学识渊博,但缺乏行动力,成了秀才造反,一世无成的典型。4.
王五总是高谈阔论,却没有实际行动,真是秀才造反,一世无成。5.
李四满脑子都是理论,却从不实践,真是秀才造反,一世无成。6.
要做皇帝,还要说什么筹安,空谈学理。俗语说得好:~。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七回秀才造反,一世无成的翻译
德语
Der Aufstand eines Gelehrten führt zu einem lebenslangen Misserfolg.
日语
秀才の反乱は一生無為に終わる。
法语
La rébellion d'un érudit mène à un échec toute sa vie.
英语
A scholar's rebellion leads to a lifetime of failure.
秀才造反,一世无成的字意分解
xiù
1:(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2:同本义。
3:草类结实。
4:成长。
5:美好,秀丽(指人的容貌姿态或景物,重于内在的气韵)。
6:茂盛。亦指茂盛的草木。
7:特异;优秀。多指人品德美好。
8:草木之花。
9:宋、明间对官僚贵族子弟和有财势者的称呼。
c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2:同本义。
3:有才能;有本领。
4:才力;才能。
5:人才。常写作“材”。
6: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7:材资;本能。
8:刚刚。
9: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10: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11:强调确定语气。
12:姓。
zào
1:(形声。从辵(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同本义。
3:拜访。
4: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5:虚构;伪造。
6:培养;造就;创造。
7:撰写;汇集。
8:制定。
9:建立。
10:成就。
11:时代。
12:忽然;仓卒。
13:姓。
fǎ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7:反叛;造反。
8:反省。
9:归还;送还。
10:类推。
11:贱买而贵卖。
12: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13:反而;相反。
14:姓。

秀才造反,一世无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ù cái zào fǎn, yī shì wú chéng)。abcd式组合,秀才造反,一世无成意思是:形容有才华但缺乏实际行动的人,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强调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行动,最终难成大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