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残年 fēng zhú cán nián

abcd式
拼音fēng zhú cán nián
注音ㄈㄥˋㄓㄨˊㄘㄢˊㄋㄧㄢˊ
繁体風燭殘年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风烛残年的解释
形容人到晚年,生命即将结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
出处

1.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2.

出自《晋书·王衍传》:'风烛残年,复逢七十。'
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
列子

1.

爷爷虽然风烛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

2.

奶奶在风烛残年时,仍然坚持每天读书。

3.

他到了风烛残年,依然关心家人的生活。

4.

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她最喜欢回忆年轻时的点滴。

5.

虽然到了风烛残年,父亲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6.

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希望在太平中度过~,而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 ★老舍《四世同堂》六

风烛残年的翻译
德语
im letzten Lebensabschnitt
日语
風前の灯
法语
à la fin de ses jours
英语
in the twilight of one's life
风烛残年的字意分解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zhú
1:(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2:同本义。
3:蜡烛(始于唐代)。
4:照;照亮。
5:洞察。
6:姓。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nián
1:(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同本义。
3:又指一年的收成。
4:又。
5: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6:年节。
7:年纪,岁数。
8:寿命;一生的岁数。
9: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10: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11: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12:姓。

风烛残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g zhú cán nián)。abcd式组合,风烛残年意思是:形容人到晚年,生命即将结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 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