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然无依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孤单无依,没有任何依靠或帮助。
出处
1.
《剪灯新话·姚公子传》:“妻去来数月,而聘金又尽,左顾右盼,孑然无依,将自卖自身,而苦无主者。”2.
出自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六回:“他爹娘又没了,孑然一身,无依无靠,怎生过日。”寓意
提醒人们要关爱孤单无依的人,体现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列子
1.
失去亲人的小孩,孑然无依地站在街头。2.
退休后,老人孑然无依,只能靠微薄的养老金生活。3.
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的她感到孑然无依。4.
失去工作后,他孑然无依,只能四处求助。5.
孤儿院里的孩子们,许多都孑然无依地生活着。6.
他~、孤苦伶仃。孑然无依的翻译
德语
allein und hilflos
日语
孤立無援
法语
seul et sans soutien
英语
all alone and helpless
孑然无依的字意分解
jié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2:同本义。
3:孤单,单独。
4:剩余。
5: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6: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yī
1:(形声。从人,衣声。甲骨文字形。人在衣中。本义:靠着)。
2:同本义。
3:倚仗,仗恃,仰赖。
4:依靠;托身。
5:同意;允许。
6:遵照,根据。
7:爱。
8:依照,按照。
9:(yǐn)。藏匿。
10:茂盛的样子。
yǐ
1: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孑然无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érán wúyī)。abcd式组合,孑然无依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孤单无依,没有任何依靠或帮助。 提醒人们要关爱孤单无依的人,体现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