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之危的解释
比喻内部的隐患或危险。'萧墙'原指古代宫殿的内墙,比喻家庭或内部。
出处
1.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子,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2.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内部的隐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
列子
1.
家庭矛盾日益加剧,真是萧墙之危。2.
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已经到了萧墙之危的地步。3.
团队内部的意见不统一,导致项目面临萧墙之危。4.
朋友之间的小误会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变成萧墙之危。5.
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如果不解决,终将酿成萧墙之危。6.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朝廷有~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萧墙之危的翻译
德语
Gefahr innerhalb der Mauern
日语
内患の危険
法语
danger à l'intérieur des murs
英语
danger within the walls
萧墙之危的字意分解
xiāo
1:(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同本义。
3: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4: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5:
6:萧条,冷落;荒凉。
7:稀疏。
8:(sù)。恭敬;严肃。
9:洒脱。
10:姓。
qiáng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wēi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7:怀疑,疑虑。
8:高。
9:危险; 危难。
10:很陡峭的。
11:特指人将死。
12:绷得紧;强劲。
13:端正。
14:不正。
15:屋脊。
16:艰难困苦。
17:几乎;差点儿。
18:姓。

萧墙之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o qiáng zhī wēi)。abcd式组合,萧墙之危意思是:比喻内部的隐患或危险。'萧墙'原指古代宫殿的内墙,比喻家庭或内部。 提醒人们要注意内部的隐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