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乡八镇 sì xiāng bā zhèn

abcd式
拼音sì xiāng bā zhèn
注音ㄙˋㄒㄧㄤㄅㄚㄓㄣˋ
繁体四鄉八鎮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远近闻名
  • 名扬四方
  • 声名远播
反义词
  • 鲜为人知
  • 默默无闻
  • 名不见经传
四乡八镇的解释
形容乡村地区的地理范围和人文环境,特指某个区域内的多个乡镇。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八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2.

出自明代小说《水浒传》,原文为'四乡八镇,尽皆骚动',用来描述梁山好汉的影响力。
寓意
强调一个区域内的广泛影响力和人际关系。
列子

1.

这个县城的四乡八镇都知道他家的豆腐好吃。

2.

四乡八镇的居民都积极参加了这次的慈善活动。

3.

他家的喜宴办得非常热闹,四乡八镇的人都来祝贺。

4.

四乡八镇的孩子们都喜欢去那个新开的游乐场玩。

5.

四乡八镇的农民都盼望着今年有一个好收成。

四乡八镇的翻译
德语
Dörfer und Städte
日语
四郷八町
法语
villages et villes
英语
villages and towns
四乡八镇的字意分解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xiāng
1:(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3: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4: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5:地方;处所。
6:用作动词,读xiàng
7:姓。
1:(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2:七加一的和。
3:常表次第,即第八。
zhèn
1:(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2:同本义。
3:镇服。
4:压制,用武力限制 。
5:抑制。
6:安定;安抚。
7:镇守,驻守。
8:压东西的重物。
9: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10: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11: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12: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13: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14:根本;基础。
15:常;永久。
16:整,全。
17:姓。

四乡八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xiāng bā zhèn)。abcd式组合,四乡八镇意思是:形容乡村地区的地理范围和人文环境,特指某个区域内的多个乡镇。 强调一个区域内的广泛影响力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