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解释
指砍伐树木做兵器,揭起竹竿做旗帜,形容起义或反抗的行动。
出处
1.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2.
出自《汉书·陈胜项籍传》,描述陈胜、吴广起义时的情景。寓意
象征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精神,鼓励人们勇敢面对不公。
列子
1.
村民们在忍无可忍之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来反抗压迫。2.
面对不公的待遇,工人们决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争取自己的权益。3.
在小说中,主人公受到压迫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带领大家反抗。4.
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都是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方式开始的。5.
在电影里,主人公们为了自由,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展开了一场壮烈的斗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翻译
德语
Holz für Waffen schneiden, einen Bambus als Flagge erheben
日语
木を切り兵とする、竹を掲げて旗とする
法语
couper du bois pour des armes, lever un bambou comme drapeau
英语
cut wood for weapons, raise a bamboo pole as a flag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字意分解
zhǎn
1:(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2:同本义。
3:砍;砍断。
4:断绝。
5:剪裁,特指丧服不缉下边。
6:用同“眨”。眼睛一睁一闭。
7:非常;特别。
m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7:麻木;失去知觉。
8:朴拙。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ǎn mù wèi bīng, jiē gān wèi qí)。abac式组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是:指砍伐树木做兵器,揭起竹竿做旗帜,形容起义或反抗的行动。 象征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精神,鼓励人们勇敢面对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