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别论 yòu zuò bié lùn

abac式
拼音yòu zuò bié lùn
注音ㄧㄡˋㄗㄨㄛˋㄅㄧㄝˊㄌㄩㄣˊ
繁体又作彆論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又作别论的解释
表示另当别论或另作处理,通常指某一情况或问题需要特殊对待。
出处

1.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又《无常》:“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

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这又作别论了。”
寓意
强调对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灵活性和特殊性。
列子

1.

虽然大家都喜欢这部电影,但小明的看法又作别论。

2.

公司的规章制度对新员工和老员工又作别论。

3.

这次比赛的规则对不同年龄段的选手又作别论。

4.

对于这个特殊情况,我们需要又作别论来处理。

5.

虽然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但张老师的意见又作别论。

又作别论的翻译
德语
anders behandelt werden
日语
別論とする
法语
être traité différemment
英语
to be treated differently
又作别论的字意分解
yò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 同本义
2:复,再,再一次。
3: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4:而且,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5:另外。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bié
1:(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同本义。
3:分离;分开;分出。
4:区分;辨别。
5:离别;告别。
6:又。
7:又。
8:送别。
9:扭、转过去。
10:另外的,不同的。
11:特殊的。
12: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13:各;各自。
biè
1: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又作别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òu zuò bié lùn)。abac式组合,又作别论意思是:表示另当别论或另作处理,通常指某一情况或问题需要特殊对待。 强调对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灵活性和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