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胜于无的解释
聊胜于无表示虽然数量不多或质量不高,但总比没有好。
出处
1.
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聊胜于无。'寓意
提醒人们要学会满足现状,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
列子
1.
虽然这次的收获不多,但聊胜于无,总算没有空手而归。2.
这个小礼物虽然简单,但聊胜于无,表达了我的心意。3.
这次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聊胜于无,积累了不少经验。4.
家里虽然只有这些剩菜,但聊胜于无,我们凑合着吃吧。5.
虽然这本书内容不多,但聊胜于无,可以打发一下时间。6.
王二瞎子一听仍是衙门里的人,就是声光比账房差些,尚属慰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聊胜于无的翻译
德语
besser als nichts
日语
マシなほう
法语
mieux que rien
英语
better than nothing
聊胜于无的字意分解
liáo
1:(形声。从耳,卯(mǎo)声。本义:耳鸣)。
2:同本义。
3:依赖,凭藉。
4:略微,略。
5:姑且,暂且。
6:惊恐,恐惧的样子。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y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聊胜于无,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áo shèng yú wú)。abcd式组合,聊胜于无意思是:聊胜于无表示虽然数量不多或质量不高,但总比没有好。 提醒人们要学会满足现状,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