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剑拜仇的解释
形容解开佩剑,向仇人表示敬意或投降的动作,常用于表示向对方表示敬意或认输。
出处
1.
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写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解剑向刘邦表示投降。寓意
表达在失败或认输时,对对手的尊重和敬意,体现了谦逊和礼节。
列子
1.
比赛输了,小明解剑拜仇,向对手表示敬意。2.
在武术比赛中,输家解剑拜仇,向赢家表示敬意。3.
虽然输了比赛,但小李解剑拜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精神。4.
在棋艺比赛中,小王输了棋局,解剑拜仇,向对手表示敬意。5.
在模拟对抗赛中,失败的一方解剑拜仇,向胜利者表示敬意。6.
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归田息讼。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解剑拜仇的翻译
德语
das Schwert vor dem Feind niederlegen
日语
剣を解いて仇に屈する
法语
déposer l'épée devant l'ennemi
英语
lay down one's sword to the enemy
解剑拜仇的字意分解
jiě
1:(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同本义。
3:解体,离散。
4:分解,熔化。
5:解除,解围。
6:解开。
7:解释,说明。
8:晓悟;明白。
9:脱去;松开。
10:打开,开放。
11:缓解。
12:助动词。能,会,得。
13: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14:见解,见识。
jiè
1:(词源见jiě声解)。
2: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3:押送财物或犯人。
4:兑换。
xiè
1:兽名。
2: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3: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4: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5:姓。
jiàn
1:(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同本义。
3:以剑杀人。
4:挟在胁下。
bài
1:(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同本义。
3: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4: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5:拜见;拜谒。
6:授与官职;任命。
7:接受官职;上任。
8:上;献。

解剑拜仇,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ě jiàn bài chóu)。abac式组合,解剑拜仇意思是:形容解开佩剑,向仇人表示敬意或投降的动作,常用于表示向对方表示敬意或认输。 表达在失败或认输时,对对手的尊重和敬意,体现了谦逊和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