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兵布阵 pái bīng bù zhèn

abcd式
拼音pái bīng bù zhèn
注音ㄆㄞˊㄅㄧㄥㄅㄨˋㄓㄣˋ
繁体排兵布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排兵布阵的解释
形容军队或队伍的排列和布阵,常用来比喻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和部署。
出处

1.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武艺精熟智量能,排兵布阵显威风。”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2.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后演变成排兵布阵这一成语。
寓意
强调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和部署的重要性,体现出对细节和全局的掌控能力。
列子

1.

在公司年会上,主办方排兵布阵,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进行。

2.

为了赢得比赛,教练员精心排兵布阵,安排最佳的出场顺序。

3.

在家庭聚会上,妈妈排兵布阵,安排好每一道菜的上桌时间。

4.

为了完成项目,项目经理排兵布阵,分派任务给各个团队成员。

5.

在学校运动会上,班主任排兵布阵,确保每个项目都有合适的选手参加。

6.

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暗的~,舅太太便在那边密密的引线穿针。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

排兵布阵的翻译
德语
Truppen entsenden und Formationen organisieren
日语
兵を配備し陣を布く
法语
déployer des troupes et organiser des formations
英语
deploy troops and arrange formations
排兵布阵的字意分解
pái
1:(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同本义。
3:排斥;排挤。
4:疏通;排解。
5:安排;准备。
6:排列;编次。
7:斥责,数落。
8: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9:依次,一个接一个。
pǎi
1: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1:(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3: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4:古代钱币。
5:铺开。
6:引申为散开,分布。
7:布列。
8:布施;施行。
9:公布,颁布。
10:传布。
11:陈述。
zhèn
1:(会意。从阜(fù),从车。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陈”。“阵”为后起字。本义: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
2:同本义。
3:阵地。
4:又指战争或战斗。
5:雷阵雨来临前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的现象。
6:布阵,列阵。
7:表示事物经过的一定时间段落。

排兵布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ái bīng bù zhèn)。abcd式组合,排兵布阵意思是:形容军队或队伍的排列和布阵,常用来比喻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和部署。 强调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和部署的重要性,体现出对细节和全局的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