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可之言 liǎng kě zhī yán

abac式
拼音liǎng kě zhī yán
注音ㄌㄧㄤˇㄎㄜˋㄓㄧㄢˊ
繁体兩可之言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两可之言的解释
指模棱两可、难以确定的言辞或意见,常用来形容说话含糊、不明确。
出处

1.

《资治通鉴·唐纪·宪宗元和四年》:“苟求便身,率为依阿两可之言。”

2.

出自《庄子·齐物论》:'两可之言,犹未定也。'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明确,避免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两可之言,让人摸不着头脑。

2.

老板对加班的指示是两可之言,大家不知道该不该留下。

3.

她对朋友的评价是两可之言,显得不够真诚。

4.

关于这个项目的进度,他给出的都是两可之言。

5.

对于是否参加聚会,他总是给出两可之言,让人难以决定。

两可之言的翻译
德语
zweideutige Aussage
日语
曖昧な言葉
法语
paroles ambiguës
英语
ambiguous statement
两可之言的字意分解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两可之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ǎng kě zhī yán)。abac式组合,两可之言意思是:指模棱两可、难以确定的言辞或意见,常用来形容说话含糊、不明确。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明确,避免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