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藏诲盗的解释
形容对财物的贪婪和不择手段的获取方式,通常用于贬义,强调行为的卑劣。
出处
1.
《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2.
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人用'谩藏诲盗'来形容类似行为。寓意
提醒人们要远离贪婪和不道德的行为,保持正直和诚信。
列子
1.
他为了得到那件珍贵的古董,竟然谩藏诲盗,令人不齿。2.
小区里有人谩藏诲盗,偷走了邻居家的贵重物品。3.
公司里有个员工谩藏诲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4.
小说中的反派人物谩藏诲盗,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5.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不惜谩藏诲盗,实在可悲。6.
事情过后,镇上出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说老蒲确是‘~’,不要看他自己装穷。 ★王统照《五十元》谩藏诲盗的翻译
德语
begehren und stehlen
日语
貪欲と盗む
法语
convoiter et voler
英语
covet and steal
谩藏诲盗的字意分解
cáng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zàng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huì
1:(形声。从言,每声。本义:教导)。
2:同本义。
3:教导的话。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谩藏诲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án zàng huǐ dào)。abcd式组合,谩藏诲盗意思是:形容对财物的贪婪和不择手段的获取方式,通常用于贬义,强调行为的卑劣。 提醒人们要远离贪婪和不道德的行为,保持正直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