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bì zhī yáng zhī

abac式
拼音bì zhī yáng zhī
注音ㄅㄛˋㄓㄓㄧㄤˊㄓㄓㄎㄤㄅㄧˇㄗㄞˋㄑㄧㄢˊ
繁体簸之之揚之之穅粃在前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的解释
比喻去掉杂质,使精华显现出来。常用于形容通过筛选、淘汰等手段去除不良因素,留下精华部分。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2.

出自《诗经·大雅·生民》:'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寓意
强调通过筛选和淘汰不良因素,达到精益求精的目标,体现了追求卓越的精神。
列子

1.

公司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簸之扬之,保留了最优秀的员工。

2.

在挑选食材时,厨师们总是簸之扬之,确保每道菜的品质。

3.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这份报告终于簸之扬之,去掉了不必要的部分。

4.

在比赛中,教练通过簸之扬之,选出了最有实力的队员。

5.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工厂对原材料进行了簸之扬之,剔除了不合格的部分。

6.

亦曰‘~’云尔。 ★明·睡乡居士《序》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的翻译
德语
das Korn vom Spreu trennen
日语
精を選ぶ
法语
séparer le bon grain de l'ivraie
英语
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箕,皮声。本义: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扬去糠粃尘土等物)。
2:同本义。
3:摇动;颠动。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áng
1:(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同本义。
3: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4: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5:提高声音。
6:发扬,发挥。
7:振作,昂扬。
8:显示;夸耀。
9:仰。
10: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11:过长过高的树枝。
12: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13: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zhī yáng zhī)。abac式组合,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意思是:比喻去掉杂质,使精华显现出来。常用于形容通过筛选、淘汰等手段去除不良因素,留下精华部分。 强调通过筛选和淘汰不良因素,达到精益求精的目标,体现了追求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