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行仁的解释
形容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表示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或需要帮助时,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并施以仁爱之心。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后人引申为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精神。寓意
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勇于伸张正义,同时心怀仁爱,帮助他人。
列子
1.
小王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摔倒,立即上前扶起,真是仗义行仁的好青年。2.
小李在街上看到有人抢包,勇敢地追上去帮受害者夺回了包,真是仗义行仁。3.
邻居家房子着火,小张不顾危险冲进去救人,真是仗义行仁的表现。4.
在公园里,小明看到小朋友迷路,主动帮忙找到家长,真是仗义行仁。5.
小刘在商场看到有人晕倒,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初步救护,真是仗义行仁。仗义行仁的翻译
德语
gerecht und wohlwollend handeln
日语
義をなして仁を行なう
法语
agir avec justice et bienveillance
英语
act righteously and benevolently
仗义行仁的字意分解
zhàng
1:(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2:同本义。
3:依靠,依赖。
4: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5:仪仗队。
yí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yì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仗义行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g yì xíng rén)。abac式组合,仗义行仁意思是:形容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表示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或需要帮助时,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并施以仁爱之心。 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勇于伸张正义,同时心怀仁爱,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