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 sì bù xiàng

abcd式
拼音sì bù xiàng
注音ㄙˋㄅㄨˋㄒㄧㄤˋ
繁体四不像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四不像的解释
原指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四种动物的特征都有,但又不完全像任何一种动物。现在常用来形容事物不伦不类或不完整,缺乏明确的特征。
出处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书中描述了一种动物,头似龙,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尾似鱼,称为四不像。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不伦不类的结果。
列子

1.

这幅画的风格四不像,既不像现代派也不像古典派。

2.

他的言行四不像,让人摸不着头脑。

3.

这个设计方案四不像,既不实用也不美观。

4.

小明的作文写得四不像,既没有中心思想也没有逻辑。

5.

这个新产品的功能四不像,既不突出也不实用。

6.

化妆师把一个个俊俏的男女青年打扮成~的蠢姑娘和傻小子。

四不像的翻译
德语
weder Fisch noch Fleisch
日语
四つ足のないもの
法语
ni chair ni poisson
英语
neither fish nor fowl
四不像的字意分解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àng
1:(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2:同本义。
3:模拟。
4:仿效。
5:依随,顺遂。
6:立像,或比照人物形象绘画或雕塑图像。
7:雕像。
8:法式。

四不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bù xiàng)。abcd式组合,四不像意思是:原指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四种动物的特征都有,但又不完全像任何一种动物。现在常用来形容事物不伦不类或不完整,缺乏明确的特征。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不伦不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