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耗不绝的解释
形容声音连续不断,余音袅袅。
出处
1.
唐·张读《宣室志·计真》:“生留旬月,乃挈妻孥归青齐,自是李君音耗不绝。”2.
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原句为'声声不断,音耗不绝'。寓意
表达对美好声音的欣赏和留恋,强调其持久的影响力。
列子
1.
音乐会上,小提琴的演奏音耗不绝,令人陶醉。2.
她唱的歌音耗不绝,让听众久久不能忘怀。3.
古琴的余音在山谷中音耗不绝,显得格外幽静。4.
那场演出结束后,观众席上还回荡着音耗不绝的掌声。5.
在宁静的夜晚,蟋蟀的叫声音耗不绝,伴着人们入眠。音耗不绝的翻译
德语
anhaltender Klang
日语
余韻が絶えない
法语
son persistant
英语
lingering sound
音耗不绝的字意分解
yīn
1:(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同本义。
3:音乐。
4:字的音读。
hào
1:(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2:消息;音信。
3: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
4:假借为“消”。亏损;消耗。
5:损失,受损失;耗费。
6:歉收。
7:土壤瘠薄。
8:空虚。
9:零落。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ué
1:(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同本义。
3:引申为断,断绝。
4:割断;切断。
5:气息中止;晕死。
6:断根,无后代。
7:横渡;穿越。
8:落。
9:杜绝;摒弃。
10:停止。
11:竭;尽。
12: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13: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14:绝对;全然 ——用在否定词前面。
15:极,最。
16: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17:罢了,了。

音耗不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 hào bù jué)。abac式组合,音耗不绝意思是:形容声音连续不断,余音袅袅。 表达对美好声音的欣赏和留恋,强调其持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