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稀信杳的解释
形容消息稀少,音信难得,常用于表达对某人的思念或担心。
出处
1.
元·无名氏《字字锦》曲:“想杀人也天,盼杀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误约盟言。”2.
出自《汉书·苏武传》,原句为“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音稀信杳。”寓意
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担忧,提醒人们珍惜与亲友的联系。
列子
1.
自从他出国留学后,我们就音稀信杳,非常想念他。2.
搬家后,旧邻居们与我们音稀信杳,联系不上。3.
小王失踪后,他的家人一直音稀信杳,非常担心。4.
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音稀信杳,很少联系。5.
远方的朋友音稀信杳,让我常常想起过去的时光。音稀信杳的翻译
德语
keine Nachrichten, keine Briefe
日语
音信稀れ、手紙もない
法语
pas de nouvelles, pas de lettres
英语
no news, no letters
音稀信杳的字意分解
yīn
1:(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同本义。
3:音乐。
4:字的音读。
xī
1:(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2:同本义。
3:少,不多。
4:薄,不浓。
5:很;极。形容程度深。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yǎo
1:(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2:同本义。
3:幽深。
4:渺茫;深远;高远。

音稀信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 xī xìn yǎo)。abcd式组合,音稀信杳意思是:形容消息稀少,音信难得,常用于表达对某人的思念或担心。 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担忧,提醒人们珍惜与亲友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