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的解释
形容两军对峙时,双方各据一方,互为犄角,形成对峙之势,互为支援,难以取胜的局面。
出处
1.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若使二国为一,则楚国之政必有所害。吾与子为掎角之势,彼必不相害也。'寓意
强调在对峙中保持平衡和相互支援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棋盘上,两位高手形成了掎角之势,互不相让。2.
两个团队在比赛中形成了掎角之势,双方都难以取胜。3.
商场上的两家公司形成了掎角之势,竞争激烈。4.
在辩论赛中,两队形成了掎角之势,双方都表现得非常出色。5.
在游戏中,两支队伍形成了掎角之势,战斗异常激烈。6.
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掎角之势的翻译
德语
eine Situation gegenseitiger Unterstützung und Opposition
日语
互いに支え合い対立する状況
法语
une situation de soutien mutuel et d'opposition
英语
a situation of mutual support and opposition
掎角之势的字意分解
jǐ
1:发射。
2:指摘。
jiǎ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同本义。
3:突起的额骨。
4: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5:角落。
6:号角。
7: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8:古代量器名。
jué
1: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比试;竞争。
3:衡量,考察。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掎角之势,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ǐ jiǎo zhī shì)。abac式组合,掎角之势意思是:形容两军对峙时,双方各据一方,互为犄角,形成对峙之势,互为支援,难以取胜的局面。 强调在对峙中保持平衡和相互支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