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笑貌 yīn róng xiào mào

abcd式
拼音yīn róng xiào mào
注音ㄧㄣㄖㄨㄥˊㄒㄧㄠˋㄇㄠˋ
繁体音容笑皃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音容笑貌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音容笑貌,常用来追忆已故亲友的音容笑貌,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出处

1.

《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2.

出自《礼记·檀弓上》:'见其音容笑貌,如在昨日。'
寓意
表达对逝去亲友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提醒人们珍惜在世之人的陪伴。
列子

1.

每当想起爷爷的音容笑貌,我就不禁泪流满面。

2.

她翻看旧照片,怀念起妈妈的音容笑貌。

3.

朋友聚会时,大家都怀念起已故的同学,回忆他的音容笑貌。

4.

每次听到那首歌,我都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

5.

在奶奶的祭日,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缅怀她的音容笑貌。

6.

所以直到现在,先生的~,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音容笑貌的翻译
德语
Stimme und Aussehen
日语
音容笑貌
法语
voix et apparence
英语
voice and appearance
音容笑貌的字意分解
yīn
1:(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同本义。
3:音乐。
4:字的音读。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xiào
1:(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同本义。
3:讥笑;嘲笑。
4:玩笑;逗乐。
5:比喻花朵开放。
mào
1:(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3:外表的形象,外观。
4:神态,面部神情。
5:细微的丝。
6:表面上。

音容笑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 róng xiào mào)。abcd式组合,音容笑貌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音容笑貌,常用来追忆已故亲友的音容笑貌,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表达对逝去亲友的怀念和思念之情,提醒人们珍惜在世之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