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不可拔 láo bù kě bá

abac式
拼音láo bù kě bá
注音ㄌㄠˊㄅㄨˋㄎㄜˋㄅㄚˊ
繁体牢不可拔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牢不可拔的解释
形容根基牢固,不可动摇。
出处

1.

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2.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形容刘邦的根基稳固,不可动摇。
寓意
强调坚定和稳固,表达对某事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高度认可。
列子

1.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已经发展得牢不可拔,成为行业的翘楚。

2.

这座古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依然牢不可拔,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3.

他的信念牢不可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动摇。

4.

这座大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地震来了依然牢不可拔。

5.

他们的友谊牢不可拔,任何误会都无法动摇他们的感情。

牢不可拔的翻译
德语
unerschütterlich
日语
動かしがたい
法语
inébranlable
英语
unshakable
牢不可拔的字意分解
láo
1:(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2:同本义。
3: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4:监狱。
5:古州名 。唐置,在今广西玉林县。
6:古水名 。即今广东西南部的新兴江。源出天露山,北流至高要入西江。
7:坚固;牢固。
8:稳妥可靠。
9:以谨慎少言为标志的;嘴紧。
10:用网或罩捉。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1:(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2:同本义。
3:又。
4:又。
5:选拔;提拔。
6:突出;超出。
7:突起。
8:攻取。
9:移动。

牢不可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áo bù kě bá)。abac式组合,牢不可拔意思是:形容根基牢固,不可动摇。 强调坚定和稳固,表达对某事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