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没铜驼 jí mò tóng tuó

abcd式
拼音jí mò tóng tuó
注音ㄐㄧˊㄇㄟˊㄊㄨㄥˊㄊㄨㄛˊ
繁体棘没銅駝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棘没铜驼的解释
形容一种极为寂寞、冷清的环境或状态,常用于描述人迹罕至或荒凉的地方。
出处

1.

宋·陆游《囚山》诗:“此生终遣英雄笑,棘没铜驼六十年。”

2.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棘没铜驼,蒿生宫阙。'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繁华,警惕荒凉的到来,常用于描述环境的变化和人心的孤寂。
列子

1.

自从工厂搬走后,这个小镇就变得棘没铜驼,十分冷清。

2.

他独自一人住在山里,周围棘没铜驼,常常感到寂寞。

3.

这片曾经繁华的古城,现在已是棘没铜驼,游客寥寥无几。

4.

昔日热闹的街道,现在却棘没铜驼,仿佛时间停止了一般。

5.

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老人面对棘没铜驼的村庄,倍感孤独。

6.

~亡国恨,风吹铁马护身恩。 ★姚平《寒梅阁三吟·寇白门》

棘没铜驼的翻译
德语
verlassen und öde
日语
寂れて荒廃した
法语
désert et abandonné
英语
desolate and deserted
棘没铜驼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3: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4: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5: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6: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7:中国地名。
8: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9: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0: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11:办事艰难。
12:急切,急迫。
13:瘦弱;土地不肥沃。
14:姓。
méi
1: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2:没有,不曾,未。
1:(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2:同本义。
3:潜游水中。
4:消失,不见;隐没。
5:覆灭;败亡。
6:没收。
7:死。
8:沦没,落入。
9:隐没。
tóng
1:(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
2:同本义。
3:铜铸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
4:铜制乐器。
5:铜印。
6:铜镜。
tuó
1:(形声。从马,它声。从马,表示与马相类的动物。本义:骆驼)。
2:相当于“坨”、“块”。
3:用牲口负物。也作“驮”。

棘没铜驼,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mò tóng tuó)。abcd式组合,棘没铜驼意思是:形容一种极为寂寞、冷清的环境或状态,常用于描述人迹罕至或荒凉的地方。 提醒人们要珍惜繁华,警惕荒凉的到来,常用于描述环境的变化和人心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