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的解释
形容言辞直率,不隐瞒、不遮掩,坦诚相告的意思。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寓意
强调诚实和坦率,鼓励人们在沟通中保持真诚。
列子
1.
小王在朋友聚会上实不相瞒地讲述了自己创业的艰辛。2.
面对家人的询问,小李实不相瞒地承认了自己考试失利的原因。3.
在团队会议上,老板实不相瞒地指出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4.
小张在恋爱中实不相瞒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5.
在亲友的追问下,小刘实不相瞒地透露了自己换工作的打算。6.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小弟此时仆马皆饥,正在此商量,恰好遇兄。”实不相瞒的翻译
德语
ehrlich sein
日语
正直である
法语
être franc
英语
to be frank
实不相瞒的字意分解
shí
1:(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同本义。
3:真实;诚实。
4:广大。
5:坚实;坚强。
6:果实;种子。
7:实际,事实。
8:物资,器物。
9:结果,效果。
10:诚实的人。
11:真正地;确实;实在。
12:果然。
13:终于。
14:实际上。
15:充满;充实;填塞。
16:结果实;结子实。
17:使加强,充实。
18:察实;核实。
19:即,就是。
20:据实陈报。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mán
1:(形声。本义:眼睑低。闭目貌)。
2:同本义。
3:隐藏实情。
4:欺骗(瞒当谩讲,是晚起字)。

实不相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bù xiāng mán)。abcd式组合,实不相瞒意思是:形容言辞直率,不隐瞒、不遮掩,坦诚相告的意思。 强调诚实和坦率,鼓励人们在沟通中保持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