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 sān yuán jí dì

abcd式
拼音sān yuán jí dì
注音ㄙㄢㄩㄢˊㄐㄧˊㄉㄧˋ
繁体三元及第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三元及第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考中第一名,取得了最高的荣誉。
出处

1.

清·李渔《笠翁对韵》:“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原意是指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后来引申为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最高的成就。
寓意
强调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最高的成就,体现了坚持不懈和卓越的精神。
列子

1.

他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连夺三项冠军,真是三元及第。

2.

小王在学校的三次大考中都取得了第一名,大家都说他是三元及第。

3.

她在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三个第一名,真是三元及第。

4.

他在围棋比赛中连续三次夺冠,真可谓三元及第。

5.

他在公司的三次评比中都获得了最高奖,真是个三元及第的人。

三元及第的翻译
德语
die höchsten Ehren erreichen
日语
最高の栄誉を得る
法语
atteindre les plus hautes distinctions
英语
to achieve the highest honors
三元及第的字意分解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yuán
1:(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2:同本义。
3:天。
4:君。
5:开始;起端。
6:道家所谓的道。
7:指帝王年号。
8:朝代名 。1206 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 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9:又。
10:第一,居首位的。
11:大。
12:本来;向来;原来。
13: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14:又。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同本义。
3:至,达到。
4:待,等到。
5:遭受。
6:比得上,能与…相比。
7:连累;关联。
8:供应。
9:趁。
10:和,与。
1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12:——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1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14:姓。
1:(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2: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3: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4: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5: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三元及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ān yuán jí dì)。abcd式组合,三元及第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考中第一名,取得了最高的荣誉。 强调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最高的成就,体现了坚持不懈和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