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佛劝土佛的解释
比喻双方势均力敌,彼此劝说没有效果。泥佛和土佛都是泥土做的,彼此之间劝说没有实际意义。
出处
1.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我的哥哥,你自顾了你罢,又泥佛劝土佛。”2.
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七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原文中提到:“泥佛劝土佛,自身难保。”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双方势均力敌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劝说可能无效,需另寻他法。
列子
1.
两个小孩吵架,妈妈在一旁劝解,却感觉像泥佛劝土佛,毫无效果。2.
两个相持不下的棋手,像泥佛劝土佛,谁也说服不了谁。3.
两个同样固执的老朋友争论不休,就像泥佛劝土佛。4.
两个团队在比赛中势均力敌,教练的战术调整就像泥佛劝土佛。5.
两个同样倔强的同事在工作上意见不合,彼此劝说就像泥佛劝土佛。泥佛劝土佛的翻译
德语
wie ein Lehm-Götze, der zu einer Schlamm-Statue predigt
日语
泥の仏が土の仏を説く
法语
comme une idole d'argile prêchant à une statue de boue
英语
like a clay idol preaching to a mud statue
泥佛劝土佛的字意分解
ní
1:(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3:泥土;泥巴。
4:泥水,稀泥;烂泥。
5: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6:读“niè”,通“涅”,染黑。
7:软弱无力。
nì
1:阻塞,阻滞。
2: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3:涂沫。
4:糊。
5:软求,软缠;缠着。
fó
1: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佛教。
3:佛像。
4:比喻慈悲的人。
5:佛经。
fú
1:违背。
2:——见“仿佛”(fǎngfú)。
quàn
1:(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2:同本义。
3:劝说。
4:勤勉;努力。
5:细看,看。
6:喜乐。
7:姓。
t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3:土地。
4:领土,国土。
5:田。
6:中医学上指脾。
7:土地神
8: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9:测量土地。
10:吐。
11:姓。

泥佛劝土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í fó quàn tǔ fó)。abac式组合,泥佛劝土佛意思是:比喻双方势均力敌,彼此劝说没有效果。泥佛和土佛都是泥土做的,彼此之间劝说没有实际意义。 提醒人们在处理双方势均力敌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劝说可能无效,需另寻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