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无拾遗 lù wú shí yí

abcd式
拼音lù wú shí yí
注音ㄌㄩˋㄇㄛˊㄕㄜˋㄨㄟˋ
繁体路無拾遺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路无拾遗的解释
形容社会治安良好,路上没有遗失的物品无人拾取。
出处

1.

《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2.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后世用'路不拾遗'来形容社会治安良好。
寓意
强调社会和谐,治安良好,人人自律,互相信任。
列子

1.

这个小镇治安很好,路无拾遗,大家都感到非常安全。

2.

在那个年代,路无拾遗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这个社区的居民素质很高,路无拾遗的现象随处可见。

4.

即使在节日期间,路无拾遗的风气依然保持得很好。

5.

这个村庄的村民们互帮互助,路无拾遗是他们的骄傲。

路无拾遗的翻译
德语
keine verlorenen Gegenstände auf der Straße
日语
路上遺失物がない
法语
aucun objet perdu sur la route
英语
no lost items on the road
路无拾遗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路程;行程。
4: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5:车。
6:地区;方面;路线。
7:比喻权位。
8: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9:经过。
10:暴露。
11:败坏。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hí
1:(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2:同本义。
3:收敛,收集。
4:十,数目,九加一所得,汉字数目‘十’的大写
shè
1: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
wèi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7:遗忘。
8:遗留。
9:堕,落下;下垂。
10:遗失之物。
11:姓。

路无拾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ù wú shí yí)。abcd式组合,路无拾遗意思是:形容社会治安良好,路上没有遗失的物品无人拾取。 强调社会和谐,治安良好,人人自律,互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