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相连 fēng huǒ xiāng lián

abac式
拼音fēng huǒ xiāng lián
注音ㄈㄥㄏㄨㄛˇㄒㄧㄤˋㄌㄧㄢˊ
繁体烽火相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烽火相连的解释
形容古代以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紧急军情,象征紧急联系或信号传递。
出处

1.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描述秦国攻打赵国的故事。
寓意
强调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反应和有效沟通。
列子

1.

山上的游客看到远处的烽火相连,纷纷猜测是否有紧急情况发生。

2.

当消息传来时,村民们仿佛看到了烽火相连,迅速组织起来进行防护。

3.

在紧急情况下,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就像烽火相连,迅速而有效。

4.

听到警报声,大家立刻行动起来,仿佛看到了烽火相连。

5.

面对突发事件,员工们就像看到了烽火相连,立刻进入应急状态。

6.

临歧分别,一旦恩情成断裂;~,雁帖鱼书谁与传。 ★元·无名氏《风送梧桐叶》第一折

烽火相连的翻译
德语
Feuerzeichen verbunden
日语
烽火が連なる
法语
feux de signalisation reliés
英语
beacon fires connected
烽火相连的字意分解
fēng
1:(形声。从火,夆(fēng)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同本义。
3:泛指举火。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lián
1:(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同本义。
3:姻亲关系。
4:连词的简称。
5:古州名。
6: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7:在今四川筠连县。
8:兰草。
9:铅。
10:用人拉的车。
11:(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12:连接;相连。
13:连续,不停止。
14:牵连。
15:联合;结合。
16:同时获得。
17:自;从。
18:艰难。
19:连续;多次。
20:姓。

烽火相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g huǒ xiāng lián)。abac式组合,烽火相连意思是:形容古代以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紧急军情,象征紧急联系或信号传递。 强调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反应和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