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争年的解释
形容因小事而争论不休,强调人们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争执不下的情形。
出处
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2.
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讲述郑国人因年龄大小问题而争论不休的故事。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为小事争执,应当宽容大度,注重大局。
列子
1.
同事们为了会议室的温度问题郑人争年,影响了工作效率。2.
兄弟俩因为谁先洗澡而郑人争年,弄得家里不得安宁。3.
同学们为了班级活动的细节问题郑人争年,浪费了很多时间。4.
邻居们为了停车位的问题郑人争年,搞得关系紧张。5.
朋友们因为聚会地点的选择而郑人争年,影响了大家的兴致。郑人争年的翻译
德语
über Kleinigkeiten streiten
日语
些細なことに争う
法语
se disputer pour des broutilles
英语
arguing over trifles
郑人争年的字意分解
zhèng
1:(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2:同本义。
3: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后与所谓雅乐对举,指与雅乐相背的“淫邪之音”。
4:郑重;慎重。
5:姓。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zhēng
1:(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同本义。
3:辩论;争论。
4:争胜,争着。
5:争斗。
6:竞争;较量。
7:相差。
8: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9: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10:姓。
zhèng
1:“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nián
1:(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同本义。
3:又指一年的收成。
4:又。
5: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6:年节。
7:年纪,岁数。
8:寿命;一生的岁数。
9: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10: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11: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12:姓。

郑人争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g rén zhēng nián)。abcd式组合,郑人争年意思是:形容因小事而争论不休,强调人们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争执不下的情形。 提醒人们要避免为小事争执,应当宽容大度,注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