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拔山的解释
形容力大无穷,能够肩扛大鼎,拔起高山,常用来比喻人的力量非常强大。
出处
1.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2.
出自《庄子·徐无鬼》,原文是'举大鼎之力,而无损于四体',后演变为扛鼎拔山的说法。寓意
象征着超凡的力量和能力,鼓励人们追求卓越,超越极限。
列子
1.
小明在健身房练习举重,扛鼎拔山的力气让大家惊叹。2.
传说中的大力士能扛鼎拔山,令人难以置信。3.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保持着扛鼎拔山的体魄。4.
在比赛中,他展示出扛鼎拔山的力量,赢得了冠军。5.
这个角色在游戏中具有扛鼎拔山的超能力,非常受欢迎。6.
有~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扛鼎拔山的翻译
德语
einen Dreifuß tragen und Berge ausreißen
日语
鼎を担ぎ山を抜く
法语
porter un trépied et déraciner des montagnes
英语
carry a tripod and uproot mountains
扛鼎拔山的字意分解
dǐ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bá
1:(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2:同本义。
3:又。
4:又。
5:选拔;提拔。
6:突出;超出。
7:突起。
8:攻取。
9:移动。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扛鼎拔山,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áng dǐng bá shān)。abac式组合,扛鼎拔山意思是:形容力大无穷,能够肩扛大鼎,拔起高山,常用来比喻人的力量非常强大。 象征着超凡的力量和能力,鼓励人们追求卓越,超越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