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症的解释
指无法治愈的疾病,通常用来形容非常严重的病症。
出处
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2.
出自《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原文为'疾若不治,必为痼疾',后演变成'不治之症'。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面对绝境时保持勇气和希望。
列子
1.
医生告诉他,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是不治之症。2.
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后,决定好好珍惜剩下的时光。3.
尽管被诊断为不治之症,他依然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4.
小说中的主角在得知自己患有不治之症后,决定完成心愿清单。5.
面对不治之症,家人们决定陪伴他走过最后的日子。6.
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不治之症的翻译
德语
unheilbare Krankheit
日语
不治の病
法语
maladie incurable
英语
incurable disease
不治之症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ì
1:(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同引申义。
3:治理;管理;统治。
4:办理;处理。
5:经营。
6:治;治疗。
7:惩处;惩办。
8:修筑。
9:整顿,训练。
10:研究。
11:政治。
12: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13:又。
14: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不治之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hì zhī zhèng)。abac式组合,不治之症意思是:指无法治愈的疾病,通常用来形容非常严重的病症。 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面对绝境时保持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