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的解释
指忠于国家的臣子,常用来形容忠心为国、尽职尽责的官员或臣子。
出处
1.
《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惟社稷之臣,社稷之臣,惟史为信。'寓意
强调忠诚和责任感,鼓励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列子
1.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职员,但总是像社稷之臣一样,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工作。2.
在学校里,他被同学们称为社稷之臣,因为他总是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3.
作为社区志愿者,她像社稷之臣一样,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4.
在公司里,他被称为社稷之臣,因为他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5.
在家庭中,父亲像社稷之臣一样,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和义务。6.
若论此子,乃~,栋梁之材。 ★元·李文蔚《蒋神灵仙》第二折社稷之臣的翻译
德语
ein dem Staat treuer Minister
日语
国家に忠実な臣
法语
un ministre loyal à l'État
英语
a minister loyal to the state
社稷之臣的字意分解
shè
1:(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2:同本义。
3:又。
4:土地之神的神主。
5:祭祀社神之所。
6:台湾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史书上称“土社”、“番社”,每社自八、九户至几百户不等,头目多由群众选举,少数世袭。
7:集体性组织;团体。
8:社日,祭祀社神的日子。
9:机构。
10:祭祀社神。
jì
1:(形声。从禾,畟(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2: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3: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4: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
5:古地名。
6:春秋时齐地,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7:春秋时晋地,故地在今山西省稷山。
8: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河南省桐柏县。
9:春秋时宋地,故地在今河南省商丘。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h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2:同本义。
3:君主制时的官吏。
4:君主制时的高级官员;大臣。
5:古人自称。
6:古代大臣对君的自称。
7:对父的自称。
8:对一般人的自称。表示自谦。
9:臣服。

社稷之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è jì zhī chén)。abcd式组合,社稷之臣意思是:指忠于国家的臣子,常用来形容忠心为国、尽职尽责的官员或臣子。 强调忠诚和责任感,鼓励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