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洽背 hàn liú qià bèi

abac式
拼音hàn liú qià bèi
注音ㄏㄢˊㄌㄧㄡˊㄑㄧㄚˋㄅㄟˋ
繁体汗流洽背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汗流洽背的解释
形容汗水流得很多,背上都湿透了,形容天气炎热或劳作辛苦。
出处

1.

《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

2.

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后演变为形容汗流浃背的成语。
寓意
强调辛勤劳作或天气炎热所致的自然现象,体现出人的努力和坚持。
列子

1.

夏天中午,他在烈日下干活,汗流浃背。

2.

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得汗流浃背,但仍然坚持到了最后。

3.

搬家时,他扛着重物上楼,很快就汗流浃背了。

4.

工人们在高温下修路,个个汗流浃背。

5.

小明在健身房锻炼了一个小时,出来时已经汗流浃背。

6.

左右悉闻齐氏哀诉之声,惊起来视,即齐氏~,精神恍然。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

汗流洽背的翻译
德语
stark schwitzen
日语
汗だく
法语
transpirer abondamment
英语
sweat profusely
汗流洽背的字意分解
hán
1: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hàn
1:(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3: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4:出汗;使出汗。
liú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
3:顺水漂流。
4: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传布;扩散。
6: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7:停留,停止。
8:求取。
9:河川;江河的流水。
10:流派;派别。
11:品类;等级。
qià
1:(形声。从水,合声。本义:沾湿,浸润)。
2:同本义。
3:合,符合。
4:假借为“给”。供应。
5:周遍;广博。
6:和谐;融洽。
bēi
1:人用脊背驮。
bèi
1:(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2:同本义。
3: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4:又。
5:正北堂屋。
6: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
7:转过身;背过。
8:反叛;背弃;违背。
9:离开。
10:避开,不让别人知道。

汗流洽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àn liú qià bèi)。abac式组合,汗流洽背意思是:形容汗水流得很多,背上都湿透了,形容天气炎热或劳作辛苦。 强调辛勤劳作或天气炎热所致的自然现象,体现出人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