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曲枉直 zòng qū wǎng zhí

abac式
拼音zòng qū wǎng zhí
注音ㄗㄨㄥˋㄑㄩˇㄨㄤˇㄓˊ
繁体縱麯枉直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纵曲枉直的解释
形容故意曲解法律条文或道理,歪曲事实,使原本正确的事情变得不正确。
出处

1.

《抱朴子·内篇·微旨》:“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

2.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形容酷吏故意曲解法律条文,枉法判决。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故意歪曲事实的行为,追求公正和真理。
列子

1.

他在辩论中纵曲枉直,试图蒙混过关。

2.

这个故事中的反派人物总是纵曲枉直,令人厌恶。

3.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纵曲枉直,歪曲事实。

4.

她在法庭上纵曲枉直,试图逃避责任。

5.

这个骗子在销售中纵曲枉直,误导消费者。

纵曲枉直的翻译
德语
die Wahrheit verdrehen
日语
真実を歪曲する
法语
déformer la vérité
英语
distort the truth
纵曲枉直的字意分解
zòng
1:(形声。从糸(mì),从声。本义:松缓)。
2:同本义。
3:南北称纵,东西称横。古作“从衡”。
4:广泛。
5:发;放。
6:释放;放走。
7:放纵;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不加检点。
8:指合纵。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要他们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曰“合纵”。
9:(纵,定纵。)又。
10:纵然,即使。
1:弯曲,不直。
2: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3:理屈;理亏。
4: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5: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6:使弯曲。
1:乐曲,歌曲。
2: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wǎng
1:(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2:同本义。
3:邪恶。
4:使受冤屈。
5:违背。
6:谦词。谓使对方受屈。
7:徒然,白费。
zhí
1:(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同本义。
3:又。
4:又。
5: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6: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7:直爽。
8:正。
9:正当,有理。
10:径直,一直。
11:又。
12:故意。
13:竟然。
14:只;仅仅。
15:简直。
16:&X({tè})。单单,单独。
17:伸直;挺直。
18:伸雪。
19:面对着,当。
20:遇,碰上。
21:当值,轮值,轮班。
22:担任。
23:价值相当于。
24:价值;代价。
25:又。
26:工钱。
27:即使。
28:当…时候。

纵曲枉直,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òng qū wǎng zhí)。abac式组合,纵曲枉直意思是:形容故意曲解法律条文或道理,歪曲事实,使原本正确的事情变得不正确。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故意歪曲事实的行为,追求公正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