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无缺 wán zhěng wú quē

abcd式
拼音wán zhěng wú quē
注音ㄨㄢˊㄓㄥˇㄇㄛˊㄑㄩㄝ
繁体完整無缺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完整无缺的解释
形容事物完整,没有缺损或遗漏。
出处

1.

《珍贵的教科书》:“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2.

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虽然该成语本身未直接出自古籍,但其意思与该段文字的精神相符。
寓意
强调事物的完美和完整性,鼓励人们追求完善。
列子

1.

这件艺术品经过修复后,变得完整无缺,令人赞叹。

2.

她检查了所有的文件,确保它们完整无缺后才提交。

3.

经过一晚上的努力,拼图终于完整无缺地完成了。

4.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完整无缺,没有任何损坏。

5.

经过详细的检查,所有的设备都保持完整无缺的状态。

完整无缺的翻译
德语
unversehrt und vollständig
日语
完全無欠
法语
intact et complet
英语
intact and complete
完整无缺的字意分解
wán
1:(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2:同本义。
3:充足;充实。
4:完成,结束。
5:重新整修。
6:指生命终结或进入危急的境地。
7:古代轻刑之一。
8: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9:山羊。
10:地名 。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11:水名。即今黑龙江。
12:墙垣。
13:姓。
zhěng
1:(会意兼形声。从攴(pū)从束从正,正亦声。攴是敲打,束是约束,使之归于正。合起来表示整齐。本义:整齐)。
2:同本义。
3:端正,端庄。
4:整个;完整;全部在内。
5:整理;整治。
6:修补,修理。
7:准备。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quē
1:(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2:短少;缺乏。
3:空隙;缺口。
4:亏缺。
5:缺陷。引申为遗憾。

完整无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 zhěng wú quē)。abcd式组合,完整无缺意思是:形容事物完整,没有缺损或遗漏。 强调事物的完美和完整性,鼓励人们追求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