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不隔疏 qīn bù gé shū

abcd式
拼音qīn bù gé shū
注音ㄑㄧㄣㄅㄨˋㄍㄜˊㄕㄨ
繁体親不隔痚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血浓于水
  • 骨肉情深
  • 手足情深
反义词
亲不隔疏的解释
形容亲戚之间即使关系疏远,也不会隔断亲情的联系。强调亲情的牢固和不受距离或时间影响。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谮先’也不知道?”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亲不隔疏,疏不隔亲。”
寓意
强调亲情的牢固和不受距离或时间的影响,提醒人们要珍惜亲情。
列子

1.

虽然多年未见,但一家人聚在一起时,亲不隔疏,依然亲如一家。

2.

尽管表姐搬到国外多年,但每次回来我们都感觉亲不隔疏。

3.

亲戚们虽然平时联系不多,但每逢节日大家都亲不隔疏地聚在一起。

4.

即使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兄弟姐妹之间依然亲不隔疏。

5.

虽然表弟和我年龄相差很大,但我们之间的感情依然亲不隔疏。

亲不隔疏的翻译
德语
Blut ist dicker als Wasser
日语
血は水よりも濃い
法语
Le sang est plus épais que l'eau
英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亲不隔疏的字意分解
qīn
1:(形声。从见,亲(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同本义。
3:亲密。与“疏”相对。
4:准,准确。
5:更新。
6:艰苦。
7: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8: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9:亲密的、可靠的人。
10:亲自,亲身。
11:亲近;接近。
qì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阜,鬲(gé)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同本义。
3:间隔;距离。
4:隔绝;断绝。
5:不相合。
6:抑制。
7:(jī)。打,敲打。
8:界限。
9:格子。
10:膈膜。
shū
1:(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2:同本义。
3:分开; 分散。
4:分赐,分给。
5:清除;排除。
6:雕刻,画饰。
7: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8:疏忽;粗疏。
9:注释,解释。
10:疏远,不亲近 。亦指离间,使疏远。
11:稀疏;稀少。
12:粗略;不周密。
13:粗糙。亦指糙米。
14:久;长远。
15:迂阔;不切实际。
16:远亲。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17:奏章。亦指上奏章。
18:书信。
19: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亲不隔疏,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īn bù gé shū)。abcd式组合,亲不隔疏意思是:形容亲戚之间即使关系疏远,也不会隔断亲情的联系。强调亲情的牢固和不受距离或时间影响。 强调亲情的牢固和不受距离或时间的影响,提醒人们要珍惜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