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丝麻线 zào sī má xiàn

abcd式
拼音zào sī má xiàn
注音ㄗㄠˋㄙㄇㄚˊㄒㄧㄢˋ
繁体皁絲麻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皂丝麻线的解释
皂丝麻线指的是用皂角树皮纤维和麻纤维搓成的线,常用来比喻一些事情或物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若是停丧在家,待武松归来出殡,这个便没甚么皂丝麻线。”

2.

出自《天工开物·乃服》,原文为“皂丝麻线,柔韧而坚。”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列子

1.

面对皂丝麻线般复杂的关系网,他感到无从下手。

2.

这个项目的细节就像皂丝麻线一样,让人难以理清。

3.

她的思路就像皂丝麻线,总是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解决这个难题就像解开皂丝麻线,需要耐心和细致。

5.

他用皂丝麻线般的技巧,将不同的材料编织成一件艺术品。

6.

我在家中,我自照管着他,有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皂丝麻线的翻译
德语
komplex und vielfältig
日语
複雑で多様
法语
complexe et diversifié
英语
complex and diverse
皂丝麻线的字意分解
zào
1: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2: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3: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4:皂荚的省称。
5:黑色
1:(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2:同本义。
3: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4:线。
5:丝织品。
6: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7: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缫丝;纺丝。
9: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10: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11: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1:(会意。从广(yǎn),从林(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2:麻的茎皮纤维。
3: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4: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5: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6:形容众多,混乱。
7:穿丧服。
8:麻木。
9:姓。
1:天色
2:天色
xiàn
1:(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同本义。
3:细长如线的东西。
4:线索。
5: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皂丝麻线,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ào sī má xiàn)。abcd式组合,皂丝麻线意思是:皂丝麻线指的是用皂角树皮纤维和麻纤维搓成的线,常用来比喻一些事情或物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