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乱反正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abcd式
拼音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注音ㄎㄨㄤㄌㄨㄢˋㄈㄢˇㄓㄥˋ
繁体匡亂反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颠倒黑白
  • 扰乱秩序
  • 制造混乱
匡乱反正的解释
指纠正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2.

出自《汉书·匡衡传》,原指匡衡辅佐汉元帝匡正朝政。
寓意
强调在混乱中采取措施,恢复正常秩序的重要性。
列子

1.

公司内部出现混乱后,经理决定匡乱反正,重新制定规章制度。

2.

班级纪律涣散,老师采取措施匡乱反正,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3.

小区治安出现问题,居委会组织居民匡乱反正,改善了居住环境。

4.

家庭矛盾不断,父母决定匡乱反正,重新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5.

社团活动出现混乱,社长决定匡乱反正,重新规划活动内容。

6.

其意诸侯之得世其家者,以其知有天子而能~也。 ★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上》

匡乱反正的翻译
德语
Chaos beseitigen und Ordnung wiederherstellen
日语
混乱を正し秩序を回復する
法语
rétablir l'ordre dans le chaos
英语
rectify chaos and restore order
匡乱反正的字意分解
kuāng
1:(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2:“筐”的古字。容器名。
3:“框”的古字。边框;围子;框框。
4:“眶”的古字。眼眶。
5:春秋时齐国简册名。
6:螃蟹的背壳。
7:古地名。
8: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9: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省扶沟县。
10:山名,即江西省的庐山。
11:纠正,匡正。
12:拯救。
13:帮助;辅助,辅佐。
14:弯曲。
15:亏损。
16:料定;料想。
17:恐惧。
18:方正;端正。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fǎn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7:反叛;造反。
8:反省。
9:归还;送还。
10:类推。
11:贱买而贵卖。
12:相反的;对立的。与“正”相对。
13:反而;相反。
14:姓。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匡乱反正,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uāng luàn fǎn zhèng)。abcd式组合,匡乱反正意思是:指纠正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强调在混乱中采取措施,恢复正常秩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