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不一贷的解释
形容借钱给人非常谨慎,百次中只有一次肯借出。比喻非常吝啬,不轻易借钱给人。
出处
1.
《新唐书·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2卷《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吝啬,学会适度慷慨。
列子
1.
小王想向朋友借钱,但朋友百不一贷,只好另想办法。2.
他向亲戚借钱时,亲戚百不一贷,让他感到很无奈。3.
在经济困难时,向邻居借钱,对方百不一贷,弄得他很尴尬。4.
小李多次向同事借钱,但同事百不一贷,让他不得不另觅他法。5.
当他向老同学借钱时,对方百不一贷,让他感到非常失望。百不一贷的翻译
德语
äußerst geizig
日语
非常にけち
法语
extrêmement avare
英语
extremely stingy
百不一贷的字意分解
bǎi
1:(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十个十。一百,100。
3: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4: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5:所有;一切;凡。
6:增为百倍。
7: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dài
1:(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2:同本义。
3:借出钱财。
4:借入。
5:饶恕,宽恕。

百不一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bù yī dài)。abcd式组合,百不一贷意思是:形容借钱给人非常谨慎,百次中只有一次肯借出。比喻非常吝啬,不轻易借钱给人。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吝啬,学会适度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