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abcd式
拼音huà xiǎn wéi yí
注音ㄏㄨㄚˋㄒㄧㄢˇㄨㄟˊㄧˊ
繁体化險爲夷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化险为夷的解释
化险为夷的意思是把危险的事情转变成平安无事,形容化解危机,使局势转危为安。
出处

1.

唐·韩云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曰:‘吾本欲东向争雄,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此言诸葛亮在危机中受命,并化解危机的决心。
寓意
强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通过智慧和努力,能够化解危机,实现平安。
列子

1.

经过大家的努力,原本可能发生的事故被化险为夷。

2.

他凭借冷静的头脑,将险情化险为夷,保障了大家的安全。

3.

在关键时刻,消防队员们及时赶到,将火灾化险为夷。

4.

这次旅行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最终化险为夷。

5.

小明在比赛中遇到了强敌,但通过巧妙的战术,将局面化险为夷。

6.

除夕遇险的一幕,自然又回忆起来,但我们这一次是~了,虽然费了一些周折。 ★郭沫若《革命春秋·南昌之一夜》

化险为夷的翻译
德语
Gefahr in Sicherheit verwandeln
日语
危険を安全に変える
法语
transformer le danger en sécurité
英语
turn danger into safety
化险为夷的字意分解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xiǎn
1:(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2:同本义。
3:地势险峻、危险。
4:地势不平。
5:邪恶。
6:艰难;困难。
7:奇特,怪异。
8:阴险,难以揣测。
9:危险。
10:要隘,险要的地带。
11:道路。
12:防御工事。
13:差一点。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1:(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2: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3:旧时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
4:倚輩;同輩。
5:古囯名 。在今山东省即墨市西。
6:平坦。
7:平和;平易。
8:经常,常道。
9:傲慢。
10:喜悅。
11:使平,拉平;铲平。
12:伤,受伤。
13:铲除;消灭;诛灭。
14:锄草。
15:姓。

化险为夷,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uà xiǎn wéi yí)。abcd式组合,化险为夷意思是:化险为夷的意思是把危险的事情转变成平安无事,形容化解危机,使局势转危为安。 强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通过智慧和努力,能够化解危机,实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