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奸不及的解释
形容某人行事不光明正大,试图欺骗或蒙蔽他人,但最终未能得逞。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描述赵国大夫郭开试图诬陷廉颇,但最终未能成功。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否则会自食其果。
列子
1.
小明试图在考试中作弊,但被老师发现,真是诈奸不及。2.
他想通过撒谎来逃避责任,结果被揭穿,真是诈奸不及。3.
骗子想通过伪造身份证件来骗钱,结果被警察抓获,真是诈奸不及。4.
她想通过隐瞒事实来获得奖项,结果被揭发,真是诈奸不及。5.
他想通过造谣来破坏别人的名誉,结果反而害了自己,真是诈奸不及。诈奸不及的翻译
德语
versuchen zu täuschen, aber scheitern
日语
詐欺を試みるも失敗する
法语
tenter de tromper mais échouer
英语
attempt to deceive but fail
诈奸不及的字意分解
zhà
1:(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
2:同本义。
3:假装;冒充。
4: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
5:体面;俊俏。
6:矜夸;神气。
7:不诚实;虚伪。
gān
1:干犯,抵触。
jiān
1:(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同本义。
3:伪。
4:(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5:同本义。
6:作乱或窃夺。
7:欺骗;作弄。
8: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í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同本义。
3:至,达到。
4:待,等到。
5:遭受。
6:比得上,能与…相比。
7:连累;关联。
8:供应。
9:趁。
10:和,与。
1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12:——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1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14:姓。

诈奸不及,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 jiān bù jí)。abac式组合,诈奸不及意思是:形容某人行事不光明正大,试图欺骗或蒙蔽他人,但最终未能得逞。 提醒人们不要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否则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