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不亲故乡人的解释
形容对故乡人的亲近感情,不论是否亲属关系,只要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就会有亲切感。
出处
1.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常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虽然不是我兄弟,也是我女婿人家。”2.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原文为:“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寓意
表达了对故乡和同乡人的深厚感情,强调乡情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异国他乡遇到同乡,大家都觉得亲不亲故乡人。2.
虽然我们不是亲戚,但因为都是故乡人,觉得亲不亲故乡人。3.
聚会上,大家聊起家乡的事,纷纷感叹亲不亲故乡人。4.
在外打拼多年,每次遇到故乡人,都会觉得亲不亲故乡人。5.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一听他是我的老乡,就觉得亲不亲故乡人。6.
既然是家乡人,我理所当然要多担待一些,~吗。 ★赵辉《同治皇帝》第二章亲不亲故乡人的翻译
德语
Ein Landsmann ist nie ein Fremder.
日语
故郷の人は親しい
法语
Un compatriote n'est jamais un étranger.
英语
A fellow townsman is never a stranger.
亲不亲故乡人的字意分解
qīn
1:(形声。从见,亲(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同本义。
3:亲密。与“疏”相对。
4:准,准确。
5:更新。
6:艰苦。
7: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8: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9:亲密的、可靠的人。
10:亲自,亲身。
11:亲近;接近。
qìng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īn
1:(形声。从见,亲(shēn)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同本义。
3:亲密。与“疏”相对。
4:准,准确。
5:更新。
6:艰苦。
7: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8: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9:亲密的、可靠的人。
10:亲自,亲身。
11:亲近;接近。
qìng
gù
1:(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同本义。
3:事;事情。
4: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5:旧识;旧交。
6: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7:旧的事物。
8: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9:原来。旧时的。
10:时代久远。
11:死亡。
12:衰老。
13:故意,存心。
14:原来,本来。
15:仍,还是。
16:何,何故。
17:因此,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

亲不亲故乡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īn bù qīn gù xiāng rén)。abcc式组合,亲不亲故乡人意思是:形容对故乡人的亲近感情,不论是否亲属关系,只要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就会有亲切感。 表达了对故乡和同乡人的深厚感情,强调乡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