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军养士的解释
指停止军事行动,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常用于战争或军事行动后的恢复期。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2.
《左传·成公二年》:'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以两故,息军养士。'寓意
强调在经过紧张或激烈的活动后,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列子
1.
经过长期的战斗,双方决定息军养士,恢复元气。2.
在比赛结束后,队伍需要一段时间息军养士,准备下一场比赛。3.
经历了激烈的项目冲刺后,团队决定息军养士,调整状态。4.
公司在经历了并购风波后,选择息军养士,重整旗鼓。5.
在家庭聚会后,大家都需要息军养士,休息几天。6.
愚以为且宜增修文德,按甲寝兵,~,待时而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息军养士的翻译
德语
militärische Operationen einstellen und sich erholen
日语
軍を休め士を養う
法语
cesser les opérations militaires et se rétablir
英语
cease military operations and recuperate
息军养士的字意分解
xī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同本义。
3:叹气。
4:停止,停息。
5:休息。
6:滋息;生长。
7:平息。
8:消除。
9:熄灭;消失。
10: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11:利息,利钱。
12:消息。
13:亲生子女。
14: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5:姓。
j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同本义。
3:注:“犹屯兵粮储也。”。
4:攻杀。
5:指挥作战。
6:从军。
7:军队。
8: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9:士兵。
10: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11: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阵地。
yǎng
1:(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2:供养,奉养;抚育。
3:饲养。
4:生育。
5:培养,修养。
6:保养。
7:治,调养。
8: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9:姓。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息军养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jūn yǎng shì)。abac式组合,息军养士意思是:指停止军事行动,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常用于战争或军事行动后的恢复期。 强调在经过紧张或激烈的活动后,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